國家教育部門要求建設“節約型”學校,國家發布“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的電能替代戰略政策,其目的都是為了加速節能減排工作任務的落實。
電采暖作為一種獨立的采暖方式顯然成立,已得到市場的認可和接受,將電采暖方式用于學校供熱上,究其原因主要是學校自身供熱和電采暖供熱特點所決定。本文就武威市發展小學由電采暖替代傳統的供熱站方式后經濟效益對比分析:
1、概況
該小學是一所全日制學校,建筑面積4800㎡,其中:教學樓為磚混樓房,外墻無保溫材料,現有教室24間,辦公室20余間。以前學校采用供熱站供暖,2008年至2009年冬季采暖期該校改用電熱采暖器供暖。改造后該校設計電熱負荷110W/㎡,其中:教室54㎡/間,設計安裝電熱采暖器2片(3KW/片),辦公室20 ㎡,沒計安裝空調1臺(4KW/臺),總功率224KW。
2、采用電采暖與供熱站供暖效果的比較
1)首次投入費用:電采暖首次投入45萬元,其中:室內布線工程4萬元,電熱采暖器3萬元(350元/片),空調8萬元;供熱站供暖37萬元,其中:學校供暖設施安裝25萬元,供熱站接頭費為12萬元。
2)設備折舊費:電熱采暖器、空調壽命期按10年折舊為1.1萬元;學校供暖設備(含接頭費)壽命期按20年折舊為1.85萬元。
3)運行期時間:電采暖累計運行82天左右(周六、周13、元旦、寒假除外);供熱站累計供暖時間152天(11月01日一3月31日)。
4)供熱時間段:電采暖隨氣溫變化自由掌握,投切方便;供熱站供熱為適應居民需求,一般夜間加熱時間長,白天加熱時間短。
5)年運行費用:電采暖5萬元;供熱站年采暖費用12萬元。
6)年均費用值:電采暖6.1萬元;供熱站采暖13.85萬元。
7)溫度效果:電暖教室1 8℃,辦公室20%,供熱均衡師生感覺溫度適宜,有益學習;供熱站16℃,白天供熱溫度較低。
8)維護與維修:電采暖維護、維修輕松。供熱站供暖存在管道漏水、暖氣片凍裂、維修繁雜等問題。
從長遠角度看,電采暖除首性投入略高于供熱站采暖外,年運行費、年均費用值均低于供熱站供暖,供熱時間段、供熱質量、環保效果、維護維修等方面均優于供熱站供暖。校園管理機構,如教育局,可以在集中監控室設置遠程大屏電視顯示,通過電腦端后臺進行訪問,做遠程實時監測和查看數據分析統計,進行設備控制、故障報警、權限設置等管理。校園管理機構可以對每個學校的溫度和能耗進行對比,進行大數據積累,并可供上級政府掌握能耗的實情。